夏季的台灣,各地大多屬於高溫炎熱的天氣,最高的氣溫很可能來到30至37度間,在東南部地區也可能有焚風發生的機率,若是不注意很可能出現中暑、熱暈厥、熱痙攣、熱衰竭等熱傷害的機會。
國民健康署表示,易出現熱傷害的族群主要包含像是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6大高 危險族群。預防熱傷害有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尤其是上述的6大高危險族群,更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
保持涼爽
建議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並且在室內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熱量。
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於高溫時至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車內。
補充水分
不論活動程度如何,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應該隨時補充水分,每天至少要2,000㏄飲用白開水;但若醫囑限制少量者,可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該喝多少量為宜。
建議平時可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若是戶外工作者或運動者應每小時補充2至4杯(1杯為240c.c.)白開水,並避免菸酒。
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也避免喝冰水,避免造成胃不舒服。
提高警覺
檢查居家及工作場所空調相關設備,是否正常運作;可室內擺放溫度計,隨時監測室內溫度;也可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選擇氣溫較低的日期安排戶外活動。
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 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及相關防護、工作重新調整分配,並避免勞工每 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六小時。
國民健康署表示,易出現熱傷害的族群主要包含像是嬰幼童、65歲以上的長者、慢性病患、服用藥物者、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者及過重者等6大高 危險族群。預防熱傷害有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尤其是上述的6大高危險族群,更應避免曝曬於高溫之下,。
保持涼爽
建議穿著輕便、淺色、寬鬆、透氣的衣服;並且在室內加裝遮光窗簾,避免陽光的直接照射,並關掉非必要的燈和電器設備,以避免產生更多的熱量。
儘可能待在室內涼爽、通風或有空調的地方;若家中沒有空調建議於高溫時至有空調設備的公共場所避暑;不論時間長短,絕不可將幼童單獨留在密閉、停泊的車內。
補充水分
不論活動程度如何,不可等到口渴才補充水分,應該隨時補充水分,每天至少要2,000㏄飲用白開水;但若醫囑限制少量者,可詢問醫師天氣酷熱時,該喝多少量為宜。
建議平時可多吃蔬果,因蔬果含有較多水分;若是戶外工作者或運動者應每小時補充2至4杯(1杯為240c.c.)白開水,並避免菸酒。
不可補充含酒精及大量糖份的飲料,以避免身體流失更多水分,也避免喝冰水,避免造成胃不舒服。
提高警覺
檢查居家及工作場所空調相關設備,是否正常運作;可室內擺放溫度計,隨時監測室內溫度;也可隨時注意氣象局發布的天氣預報,選擇氣溫較低的日期安排戶外活動。
嬰幼童及長者應避免於上午10點至下午2點外出,如須外出,建議行走於陰涼處,並塗抹防曬霜、戴寬邊帽以及太陽眼鏡;戶外工作者、運動員或密閉空間工作 者,應隨時留意自己及身邊同事的身體狀況,適當休息並補充水分。為預防員工熱傷害,雇主應提供適宜的工作環境及相關防護、工作重新調整分配,並避免勞工每 日在高溫場所工作時間超過六小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