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

不斷創造.越活越有味

2016年1月27日 星期三

【560Club關先生二三事】不老的音樂時代

還沒聽到David Bowie的新專輯,兩天以後就在新聞上讀到他的死訊。這是在開玩笑嗎?
賣座電影一直都在用他的音樂,壁花男孩的Heroes白日夢冒險王的Space Oddity 火星救援的Starman......他的創作也一直沒有脫離社會,2013年的Valentine’s Day就是講述一樁槍擊事件。他是天才、火星人,不屬於地球的永恆他從不是老生常談的類型,包括說再見的方式……

等我發完唱片再走吧,
彷彿聽到他這樣說。

接著,EaglesGlenn Frey也傳出離世的消息。這次我真的感到失落了。腦中浮現2011Eagles的台灣演唱會,難忘現場媲美錄音的Hotel California,吉他、情感,真正的旋律平均年齡60好幾的團員,演出完美的合音,一點也沒叫歌迷失望。現在想來,真的是「一生一次的機會」。

幸好。幸好有過他們。我們也曾是文藝青年。在西洋音樂養份大量進來的時代,我們有的是收音機跟廣播節目,唱片跟唱片行,還有無數的好樂團。
這就是青春期在70年代的我們最幸運的事。人生真的很短,但是可以燃燒得很精彩。這一代有這一代的美好。我們有我們的。
那時我的銀行帳戶空空,四處奔波打工,也不覺得貧窮。有的是拼勁和動力。有朋友,儘管現在所剩不多。覺得生活滯悶的時候就聽音樂。回想起來,我的青春記憶是充滿音樂的。那些已經變成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隨著歲月過去,最好的是跟著他們的音樂一起變老,最壞的是看著他們離開。一個接著一個,要命。這個冬天又冷了一點。
我們擁有的真的不多了。有什麼事想做就快做吧!
在我心中他們是永遠不老的,因為我們一直都在聽他們的音樂。

《David Bowie歌單》
Starman 1972


Heroes 1977


Space Oddity 1969


Valentine’s Day 2013


《Eagles歌單》
Hotel California 1976


Take it easy 1972


Desperado 1973


Best of My Love 1974


Glenn Frey - The One You Love 1982


Enjoy!

2016年1月18日 星期一

【560Club新聞】《呷健康》天天吃五色蔬果 顧五臟

◎記者 鍾佩芳
飲食天天有五色蔬果對人體有好處,中醫師羅明宇表示,根據《黃帝內經》中說:綠色養肝、紅色補心、黃色益脾胃、白色潤肺,黑色補腎。
白色蔬果,五行屬金、入肺,白色食物可提高肺臟之氣化功能,經常食用利於呼吸系統,滋潤肺部。營養成分有:大蒜素、山奈酚、楊梅素等。食物來源有:蘋果、水梨、白木耳、竹筍、苦瓜、白蘿蔔、大蒜、洋蔥、山藥等。功效:維持血壓、降三高、促進骨骼與心血管健康。
紅色蔬果,五行屬火、入心,可以提高心臟之氣血運行,可以生血、補血、活血。營養成分有:茄紅素、韖安花酸等。食物來源有:蕃茄、蔓越莓、覆盆子、櫻桃、草莓、西瓜、紅葡萄柚、甜椒等。功效:增強人體抵抗力、預防血管硬化發炎。
黃色蔬果,五行屬土、入脾,可提高脾胃之氣,促進和調節新陳代謝,增強消化功能。營養成分有:β胡蘿蔔素、葉黃素、檸檬黃素等。食物來源有:芒果、木瓜、檸檬、柳丁、柑橘、鳳梨、胡蘿蔔、南瓜、地瓜等。功效:增強免疫力,維生素A促進眼睛與皮膚健康。
綠色蔬果,五行屬木、入肝,可以提高肝臟之氣,有益於解毒系統,清肝解毒降火。營養成分有:兒茶素、葉黃素、異硫氫酸酯類等。食物來源有:青椒、花椰菜、菠菜、地瓜葉、山葵、空心菜、甘藍等。功效:保護肝臟、幫助代謝免疫機能。
黑色蔬果,五行屬水、入腎,黑色食物可提高腎臟之氣,對青少年發育、生殖系統、排泄系統都有益。營養成分有:花青素、前花青素、白藜蘆醇等。食物來源有:葡萄、藍莓、李子、黑醋栗、茄子、黑豆、黑木耳等。功效:保持身體機能年輕,延年益壽、抗氧化,促進腦部及腎臟健康。
原文出處:台灣新生報
原文連結:http://61.222.185.194/index.php?FID=23&CID=300641

2016年1月13日 星期三

【560Club趨勢】社區功能 貼近長者需求

對長者來說,獨立自理的生活能力是健康的指標之一,如在步行可及的範圍內,就有可去的店家、可聊兩句的對象,也有便利的交通可前往稍遠一點的地方等。因此,在高齡化、少子化的趨勢下,社區的角色日益重要。
一般社區: 長者和照顧者越來越多
以一般社區的居民來說,年紀大了留在熟悉的環境中,維持自在的生活模式,是人之常情。另一方面,不在法令補助範圍內,卻有實質需要的長者和照顧者會越來越多,這時就是社區發揮互助力量的時候了。
規模大的社區中設置定時定點的巴士服務,可解決長者或照顧者日常購物或就醫的問題,也可協助舉辦活動。開辦日托中心,讓長者保持社交,減少失智的發生機率。三明治族亦能放心上班,避免所謂「隱形介護」的壓力。經營社區咖啡廳或有特色的商業活動,讓有經驗、有意願者發揮所長,亦能活化社區。
長者住宅: 多一點選擇
國內現有的長者住宅主要有兩種類型,一是飯店式經營,如潤福銀髮住宅,或渡假村型態,如長庚養生村,特色是離市區有一段距離,但機能俱全。還有一種是位於市中心的老人公寓,如中山老人住宅,交通十分便利。
隨著資訊越來越發達,社會對老化議題的關注增加,鄰近日本或較早步入高齡化歐洲國家的做法也常成為台灣借鏡的對象。例如由廢棄或閒置建築改建的長者住宅,內部空間重新規劃,附設公共休閒設施,可讓入住長者獨立自在地生活。還有刻意設在大學生聚集區域的長者住宅,藉以帶動社區居民的活力。
其實,不論社區的型態如何,重要的是讓社區功能貼近老人家真實的需要,創造一個真正友善的環境。
#長者住宅 #社區功能 #高齡化 #少子化

附註:
根據內政部統計顯示,台灣預計於2017年成為高齡(aged)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超過14%,2025年更將成為超高齡(super-aged)社會,65歲以上的人口比率超過20%,屆時台灣人口中將有五分之一是老人。

相關連結:

2016年1月12日 星期二

【560Club新聞】明年起 75歲每2年換駕照

Image courtesy of [Toa55] at FreeDigitalPhotos.net

【中央社台北十一日電】
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考量銀髮族開車風險較高,明年起年滿七十五歲以上的長者,需每兩年進行體檢和認知檢測才可上路。

交通部長陳建宇表示,因各地區監理站鼓勵老年人主動繳回駕照成效有限,將修正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等相關法規,明年起七十五歲以上老年人需通過體驗和認知測驗。

記者詢問交通部公路總局監理組組長陳聰乾,他表示,過去曾在北中南東召開公聽會,並邀請專家學者討論,最後決定以七十五歲作為分界點,明年起只要是七十五歲以上的年長者,就會接到通知,需到各地監理所進行體檢和認知測驗。

被問到為何是以七十五歲為分界,陳聰乾說,日本和香港目前都已經有這樣的措施,年齡都低於七十歲,但是國內醫師認為,七十五歲以後老花眼症狀會加速,因此才會以此為標準。他補充,未來體檢將比照一般民眾考駕照的方式。

至於認知測驗,他也舉例,當天的日期、時間、圖片記憶都可能被列進題庫,今年四月就會將題庫送至全台各監理所和樂齡中心測試,預計明年就會通知年滿七十五歲以上長者參加測驗。

他表示,未來七十五歲以上長者需每兩年換發一次駕照,每兩年需接受一次檢測,盼降低高齡駕駛事故率。

原文來源:台灣新生報
原文連結:http://61.222.185.194/?FID=6&CID=300681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560Club新聞】老人家穿厚襪子防寒 當心跌倒


【記者蘇湘雲/台北報導】
最近天氣轉冷,不少年長者習慣穿厚襪子,幫助保暖。不過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技術長、物理治療師林立提醒,年長者若肢體末梢血液循環不好、神經感覺較不敏銳,此時穿厚襪子,感覺就會更遲鈍,跌倒風險自然會上升,此外,襪子太大、不合腳,也可能造成襪子脫落,引起跌倒意外。因此建議年長者最好不要穿太厚的襪子,且襪子要盡量合腳,以降低跌倒風險。

林技術長指出,年長者在家裡最常出現跌倒意外的地方是在浴廁,通常是因為地板濕滑、腳潮濕,或浴廁外地墊滑動導致跌倒意外,因此家有年長者時,浴廁地板一定要隨時、盡量保持乾燥,洗澡後,腳要擦乾,腳步放慢,慢慢走出浴廁。此外,浴廁外地墊下面可以考慮再鋪一層止滑墊,避免腳一踏上地墊滑動,造成年長者失去平衡、跌倒。

此外,冬天氣溫下降,年長者也可能想泡溫泉,林技術長也提醒,年長者泡溫泉時,水溫不宜過熱,盡量不要超過攝氏四十度,水溫太熱,年長者就容易投暈,加上不少溫泉池的地板頗為濕滑,又不見得有扶手,年長者一頭暈,就可能發生跌倒意外。

年長者從溫泉池起身時,可以先坐在溫泉池邊三、五分鐘,稍微把腳擦乾,一方面也讓身體血壓逐漸適應,再慢慢站起來,最好不要突然、快速起身,以免血壓突然陡降、改變,引起頭暈,進而導致跌倒意外。

原文出處:台灣新生報
原文連結:http://61.222.185.194/index.php?FID=12&CID=300258

2016年1月8日 星期五

【560Club健康生活】(轉載)哈佛大學長達75年的「快樂」研究:美好人生建立於良好關係


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根據一份最近針對千禧年出生的年輕人所做的調查,有超過八成的年輕人表示他們的人生目標是想成為有錢人,而有五成的年輕人說他們另個人生目標是變得有名。
其實並不難想像調查中年輕人對於名利的想望,起因於我們時常被規勸要在工作上全力以赴、接受更多挑戰、達成更高目標;這個想法也使我們對人生產生了一種想像:為了要有美好生活,必須實踐「拼命三郎」的行為模式與生活形態。
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塔爾班夏哈(Tal Ben-Shahar)所撰寫的暢銷書《更快樂》(Happier: 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中,以「正向心理學」說明了拼命三郎型的人們把達成目標當成衡量成就的標準,而不重視追求目標的過程,以致於他們無法享受所做的事情,老以為達到某個目標就能得到快樂。
班夏哈教授指出,實證研究和名人事蹟的確顯示,設定目標和個人成就確實有關聯,不過,和快樂之間就沒有直接關係。這也解釋了為何有些人達成目標後,卻沒有感受到原本預期會獲得的快樂感。
撇開功成名就,但如果其實快樂、健康、滿足感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人生終極目標,那又該如何達成?
哈佛大學醫學院臨床精神病學教授羅伯威丁格Robert Waldinger從他所主持的史上最長的「幸福感」(Happiness)研究,給了我們一個值得參考的答案。

Robert Waldinger: 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這個哈佛大學針對成人生活所作的研究至今已進行75年,而威丁格教授是該研究的第四個主持人。從1938年開始,研究總共追蹤了724位成人,每一年研究團隊都會詢問研究對象的工作、生活、健康等狀況。
類似如此長期的大型研究都會面臨一些挑戰,例如:受測者中途退出、研究經費不足、研究員研究重心轉移或死亡而無人接手。但是基於堅持與運氣,原先的七百多位受測者中,至今還存活的大約有60%,而他們也都已經九十多歲。
研究是從兩大群背景迥異的美國波士頓居民開始。第一組是哈佛大學的大二學生,他們後來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全都完成大學文憑,並且大部份的人都從軍參與戰事。第二組則是從波士頓地區最貧困的地區挑選出來的居民,他們住在破舊的房舍中,許多人家中都沒有乾淨的冷熱水。
當他們同意參加研究後,所有的青少年都被逐一訪談並接受醫療檢查,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到所有研究對象的家中拜訪,親自與他們的父母親面談。後來這些青少年長大成人了,進入各行各業,有工廠工人、律師、瓦工、醫生、某一任美國總統等;也有些人酗酒,有些人患有精神分裂,有些人從社會底層一路往上爬至上流階級,也有些人則往全然不同的方向走。
大概在75年前沒有人可以想像這個研究至今仍持續進行,只是目前研究對象也開始轉向原先七百多位老先生老太太的兩千名子孫。
那麼,從七十幾年來、幾十萬頁的訪談資料與醫療記錄中,究竟帶給我們什麼樣的研究結果與啓發?
「有個很清楚的訊息:良好的關係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就這樣。」威丁格教授微笑表示,關於「關係」有三個重點:

I. 孤單有害 社交活躍有益健康

與家人、朋友、社群保持較多聯繫的人,心靈比較快樂、身體也較健康;研究也顯示,社交活躍的人比較長壽。孤單的感覺對身心都是毒害,如果人們非自願地感到孤獨,會容易感到不快樂,在中年時健康狀況會提早衰退,大腦功能較早開始退化,因此容易早逝。

II. 友不在數量多寡 而在關係深淺

我們在人群、聚會或婚姻中也會感到孤獨,所以真正重要的是:關係的「質」。高衝突的關係對我們的健康有負面影響,例如:身處爭執不斷的婚姻,可能在健康上,還不如離婚的好。而反之,在良好與溫暖的關係中,對健康就有保護作用。
根據研究,人們進入五十歲時,影響他們日後的健康狀況的,不是膽固醇高低,而是他們對目前所在關係的滿意度。意思是說,在五十歲對關係擁有最高滿意度的人,在八十歲時是最健康的一群。顯然,親密的關係能減緩老化帶來的生理與心理衝擊。

III. 良好關係不只保護身體 也保護腦力

研究顯示,是否能在年老時感受到仰賴與信任另一方,對於腦部健康有重大影響。八十幾歲的老先生若能感覺到有可以依靠的對象,他的記憶力就能更長時間地保持清晰;反推之,若老先生沒有這種感受,他就可能提早面臨記憶力衰退。
從這個75年研究結果所得的智慧,在在說明了關係的重要—最快樂健康的人是與家人朋友擁有親密關係的那些人。只不過,對絕大多數的人而言,維持關係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如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也曾說過,人的煩惱都是從人際關係而來。
「美好人生建立在良好關係上。」威丁格教授在結語強調著,雖然不容易,但是卻值得我們投入精神時間。不論你現在是二十五、四十或六十歲,問問自己,除了追求工作成就,你是否也想開始打造你的美好人生呢?
撰稿:廖庭瑋
轉載依據:CC-BY-NC-ND
原文出處:TEDxTaipei 
原文連結:http://goo.gl/jcDAWp

2016年1月6日 星期三

【560Club健康生活】好吃!食養法

Image courtesy of [jk1991] at FreeDigitalPhotos.net

食養,以食養生,好處是沒病時亦可強身健體,並預防疾病。信不信?食養法讓味蕾活化,感覺食物更好吃!以下提供幾個簡要原則。

要做到食不偏嗜。即酸、甜、苦、辣、鹹五味的各種食物都要均衡攝取。酸味太過,脾氣滅絕。鹹味太過,心氣抑鬱。甜味太過,腎氣失衡。苦味太過,胃部滿漲。辛味太過,精神耗傷而盡。古老的《黃帝內經》如此說明了箇中道理。可見飲食的種類和口味要多樣化,否則長期偏食會影響生理狀態,而致疾病發生。

要飲食有節。《飲膳正要》云:「善養性者,先肌而食,食勿令飽;先渴而飲,飲勿令過。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換句話說,要少量多餐,不要每頓飯吃得過多,只要八分飽就可以了。農曆新年快到了,容易飲食無度,這個原則能讓你吃得多、吃得好,依然常保健康。
Photo credit: minato via Foter.com / CC BY-NC-ND

聽過「一物全體」嗎?它的意思是把某種食物視為完整一體,全都吃進肚子裡。好比魚,從魚頭、魚身、魚尾甚至連魚皮、魚骨都要充分利用,其他如米、蔬菜等亦然,相當於今日所說的「全食物」。這種飲食觀念能兼顧營養,也是珍惜食物的最佳表現。

「本生之土」這個名詞源自中醫,本來是因講究藥材的地域性及摘採的時令而生,後來則應用到飲食上。簡單地說,健康飲食的秘訣在於就地取材,並隨季節更換新鮮食材。因為身體跟環境風土的關係密切,祖先幾代人這麼吃下來,自然是有道理的。

食養法是傳統的智慧,也是現代的潮流。不光是中老年人,每個人都可採用食養法來愛惜自己的健康,讓身心愉快。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