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5歲可從事游泳、健走、騎腳踏車等運動以保持肌肉量 |
【記者陳敬哲/台北報導】
肌肉是身體力量來源,也能穩定平衡,更可增加基礎代謝率,維持肌肉量能夠直接促進健康,但成年後肌肉量會逐漸減少,每年約降低8%,老年流失速度更快,也可能因此減少活動,慢性病發生風險跟著上升,趁年輕養成運動習慣,均衡攝取營養才能保持肌肉量。
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表示,維持運動是穩定肌肉量最好方法,但是訓練方式會因年齡而有所不同,30至50歲青壯年人要特別注意核心肌群耐力運動,利用手臂、手肘、腳尖將身體完全撐離地面,一次5分鐘早晚各1次,可以增加肌肉耐力,最好搭配心肺耐力更佳。
50至65歲中壯年人可以展開全方位體能訓練,例如游泳、健走、騎腳踏車等,同時可以加強肌耐力與心肺功能;65歲以上長者常伴隨關節退化與心血管疾病,必須在醫師指示下,才能進行個人化訓練,同時運用均衡與健康的飲食概念,適量補充蛋白質維持肌肉量。
黃婷毓強調,蛋白質是肌肉必要養分,特別是白氨酸是維持肌肉構造與促進肌肉的重要成分,運動完補充是最佳補充時間;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取0.8gm/kg(體重)蛋白質,最近很多抗老文獻指出,要達到預防肌少症,每人每日要補充1.2gm/kg(體重),富含白氨酸食物包括黑豆、花生、秋刀魚、雞肉等。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書田診所腦神經內科主任醫師黃婷毓表示,維持運動是穩定肌肉量最好方法,但是訓練方式會因年齡而有所不同,30至50歲青壯年人要特別注意核心肌群耐力運動,利用手臂、手肘、腳尖將身體完全撐離地面,一次5分鐘早晚各1次,可以增加肌肉耐力,最好搭配心肺耐力更佳。
50至65歲中壯年人可以展開全方位體能訓練,例如游泳、健走、騎腳踏車等,同時可以加強肌耐力與心肺功能;65歲以上長者常伴隨關節退化與心血管疾病,必須在醫師指示下,才能進行個人化訓練,同時運用均衡與健康的飲食概念,適量補充蛋白質維持肌肉量。
黃婷毓強調,蛋白質是肌肉必要養分,特別是白氨酸是維持肌肉構造與促進肌肉的重要成分,運動完補充是最佳補充時間;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取0.8gm/kg(體重)蛋白質,最近很多抗老文獻指出,要達到預防肌少症,每人每日要補充1.2gm/kg(體重),富含白氨酸食物包括黑豆、花生、秋刀魚、雞肉等。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