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

不斷創造.越活越有味

2015年7月14日 星期二

【560Club新聞】《保健》定期篩檢、規律運動 遠離大腸癌

增加蔬果攝取可預防大腸癌
記者 鍾佩芳
大腸癌早期並無症狀,定期接篩檢是最可靠的方法,目前國民健康署補助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1次糞便潛血篩檢,但大腸癌發生年紀逐漸下降,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羅鴻源表示,已蒐集相關數據與報告送往國內相關單位,希望把大腸癌篩檢的補助年紀從50歲往下移到40~45歲。

國健署表示,一般民眾常等到有明顯症狀才就醫,通常都為時已晚。

根據資料分析顯示,大腸癌經由篩檢發現的個案以早期的病例為主,大腸癌60.1%(若含癌前病變則為89.2%);大腸癌早期個案的5年存活率達85.581.3%,存活率明顯高於晚期個案。癌前病變更是可以經由簡單治療,進而預防癌症發生。

「大腸癌」連續七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一,息肉可能惡化大腸癌,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羅鴻源表示,息肉是從不到厚度0.5公分的「扁平腺瘤」開始發生,而內視鏡窄頻影像(NBI)可有效揪出扁平腺瘤,及早預防大腸癌。

使用大腸鏡檢查篩檢大腸直腸癌時,能否正確診斷大腸直腸腫瘤性及非腫瘤性息肉相當重要,羅鴻源進一步表示,臨床上比較重要的「腺瘤型息肉偵測率」,是大腸鏡的檢測品質的重要指標。

一般來說,發現大腸瘜肉理方式大多為內視鏡瘜肉切除,有少數部分瘜肉太大需要外科手術,羅鴻源指出,經由篩檢發現大腸瘜肉並切除,已被證實可以降低大腸癌發生率(76~90%),再者,透過大腸瘜肉切除(特別是腺瘤型息肉)也被證實可降低因大腸癌死亡的機率(下降53%)。歐美各國因為很早就投入大腸直腸癌篩檢,因此近年來大腸直腸癌發生率已逐年遞減,羅鴻源呼籲社會大眾一起投入大腸直腸癌預防,讓民眾免於大腸直腸癌的威脅。

台灣癌症基金會也建議,50歲以下民眾提早主動進行大腸癌-糞便潛血檢查,並養成運動習慣。減少紅肉攝取,增加蔬果攝取。

資料來源:台灣新生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