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

不斷創造.越活越有味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560Club趨勢】專才 開創新事業



何時是創業最好的時機?也許正是五十歲隨著步入熟齡,每個人也都積下一套獨特的專才,在不同領域持續發揮著天賦和影響力。不論專精領域是大是小,永遠也裝不下創意和好奇。創業不是年輕人的專利,許多熟齡族用自己的專才來創業,越做越有活力。

把嗜好轉為事業,找到真正的熱情。一位六旬的資深專業人員平常就擅長繪畫,在女兒的提議下,她開始把畫作印在手機殼上,做成智慧週邊產品賣出去。後來又拓展商品種類,經營起手繪產品的生意,像絲巾、筆等小東西。她的人生因為藝術創作而越來越有成就感,也更圓滿。

不追求獲利,只耕耘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對夫妻五十多歲就提前退休,搬到鄉下。他們自己種菜,兼開餐廳,親手營造心中的鄉居氛圍。自家農場只接受預約,用客製化的方式控制品質。看客人自在享受悠閒的晚餐時光,是他們最滿足的事情。創業初期他們寧可忍受數年虧損,仍不輕易朝商業化的路走去。撐過那一段最困難的時間,找到事業跟理想結合的生活方式,一切也都值得了。

善用豐富的閱歷,累積的人脈與老友,一起打開人生的下一頁。張先生是任職於外商公司的高階主管,近年來開始投入生醫產業,開發有機產品。他說,這個新事業的意義不單在改善人類的生活和健康,難得的是幾個老朋友能有這個默契和共識一起聯手創業,讓他覺得十分感恩。

雇用自己,充分掌握彈性。某科技公司主管退休後和夥伴成立顧問公司,他認為租間小辦公室成本不高,重點是每天能照常進辦公室,既不改變生活節奏,需要的話又能自由安排時間,也能常陪伴家人。而踏入顧問業是他刻意的選擇,因為這讓他能利用過去的經驗,回饋社會。

投資自己。自己才知道自己的強項是什麼,不需要理由,也不用等別人幫忙,我們可以為自己打造一個專屬品牌。不擅長的事,放心交給別人。王小姐在健康食品業多年,抱著不退休的打算,希望一直做下去。賣產品是其次,行善才是她的願望,這也是為什麼她開發自己的品牌,實踐心中的理念。

創業當然會有風險,不過為別人工作也不見得牢靠,何不積極開創自己的人生事業?更美好的是,選擇創業意味著我們決定給自己這個機會,去做真正想做的事。

2016年10月18日 星期二

【560Club新聞】國人愛滑手機 近5成近視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台灣平均每人滑手機時間高達205分鐘,近5成國人近視,使用手機時間和近視比例均居世界之冠。醫師表示,民眾忽視眼疾風險,導致黃斑部病變患者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

根據「護眼大調查」發現,國人使用手機傷眼習慣,有6成以上(69.9%)民眾每天滑手機超過5小時,比睡眠時間還長,「手機壞掉」比「眼睛不適」還緊張,即使有超過5(53.2%)民眾自覺眼睛健康不及格,卻僅2(23.2%)會定期檢查視力,顯示國人對手機比對眼睛更有愛,「眼睛不及格」不是不知道,只是無感,對非立即顯現的眼疾傷害缺乏警覺。

呂大文醫師表示,現代人因長時間、近距離使用手機等3C產品,導致用眼過度,過多高能藍光照射,造成視網膜傷害,使得黃斑部病變逐年增加。

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心,當黃斑部發生病變時,病人的中心視力會受到影響,變得眼茫茫,模糊不清,造成閱讀與近距離工作有困難。

過往黃斑部病變多好發於55歲以上老人,並且為65歲以上老人失去視力的常見原因,近10年來40~50歲中壯年病例增加3成,近2~3年有年輕化趨勢,臨床上也出現20歲青少年病例;10年後平均每3個台灣人就有1人將罹患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因此,呂醫師呼籲,應養成正確用眼習慣,每30分鐘休息5分鐘,適時「翻白眼」,透過轉動眼球、眨眼、眺望遠方等簡單動作,讓眼睛休息一下,並定期做視力檢查。

2016年10月14日 星期五

【560Club健康生活】〈高齡社會〉購買輔具 如何申請政府補助



輔具能協助生活自理,提高效率和獨立性,讓有需要的人獲得安全又有品質的生活。年滿65歲以上的長輩,購買輔具前請先等一等,讓政府來幫個忙吧!

台灣的輔具補助對象最主要分三類。第一類來自十年長照計畫,包含65歲以上長者,55-64歲的原住民、身障人士、IADLs失能且獨居的老年人,補助上限為十年內每人最多補助十萬元。第二、三類則為職災勞工、身障人士。

以第一類十年長照計畫的長者來看,是否為低收入戶、領有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7200元、領有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3600元或領有非列冊低收入身心障礙者生活補助費,負擔比例都不一樣。而且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實一般戶也可申請,項目還不少喔!

可申請補助的輔具分為生活輔助器具(即輔具)和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兩大類型。請大家先參考一下失能老人輔具購買及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補助項目表,小到放大鏡、餐具,大到電動床等生活輔具,還有扶手、斜坡道等無障礙環境改善工程,涵蓋項目達39項。至於表上有ADLActivities of Daily Life)的字樣,就是失能評估的標準,以判斷哪一種輔具最適合長輩使用。

有輔具需求時,可先向各縣市照管中心諮詢所在的專區,接下來自行前往醫院或由治療師到家中來做評估;之後衛生局會發資格函;再連同申請書、評估建議書影本、衛生局資格函影本一併檢附向社會局提出申請。別忘了,必須等申請通過後再去買,否則是無法補助的。

如果是大型輔具,或是出於經濟考量,也不知道要用多久,那就向各縣市輔具中心或民間公司租用比較方便。缺點是碰到需求量大時,得排隊等候。

由於每個人的情況各異,需要的輔具類別不同,各縣市的規定也不完全一致,建議大家還是打個電話到照管中心諮詢,才能得到最滿意的答案。

至於輔具該怎麼挑選,其實在做評估時,就可先請專業人士建議,購買時則一定要親身體驗,多比較,選擇安全無虞且適合個人身體狀況的輔具就對了。

各縣市照管中心網址、電話:
台北市照管中心02-27208889-58801999-5880
北區服務站(士林、北投)02-28389521
東區服務站(信義、南港、內湖)02-55582988
南區服務站(松山、大安、文山)02-27049114
中區服務站(中山、大同)02-25527945
西區服務站(中正、萬華)02-23753323
桃園市照管中心03-334093503-3321328
新竹縣照管中心03-5518101 分機52105221
苗栗縣照管中心(苗栗)037-559316、(頭份)037-684074
台中市照管中心(豐原)04-2515-2888、(中西區)04-2228-5260
嘉義縣照管中心36209003216-3228
高雄市照管中心07-713400007-713400307-7134005
花蓮縣照管中心(北區)03-8226889(中區)03-8701114 #18(南區)03-8980220
卓溪(偏遠據點): 03-8885638
瑞穗(偏遠據點): 03-8870338
豐濱(偏遠據點): 03-8791385 #217
秀林(偏遠據點): 03-8612319
金門縣照管中心082-33-0697082-33-3607

2016年10月7日 星期五

【560Club趨勢】共居學 學習共享人生的下半場



隨著獨居比例越來越高,很多人發現獨居自有其迷人之處,只是需要一定的條件;但有些有能力選擇獨居的人也慢慢開始愛上共居,選擇自己的「家人」。

有句溫馨的話說,一起變老的就是家人。的確,跟我們分享老後生活的未必總是家人或親人。共居養老不限於親人、朋友、同學、同事……年齡不是問題,只要投緣,阿兜仔、陌生人也可以培養感情。不少例子都在告訴我們,共居學是人際關係的成熟領悟,有幸才修得!

銀髮夫妻分租宅
日本現在有一種銀髮專用的分租住宅,一棟樓房分租給銀髮夫婦或老年人,仿照江戶時代的集合住宅概念,以互助為目的,在享受生活的同時也能分散獨居風險。就像房東田中夫婦說的,就怕不知道哪一天老伴走了,一個人連說話的對象也沒有,住在一起彼此好有個照應。入住的銀髮夫婦們,平時玩園藝,一週一次晚餐趴,排解寂寞剛剛好。

忘年老少宅
東京文京區一帶,位在東大文教區,開始有銀髮族把家中空房以較便宜的價錢租給附近的大學生。同住的年輕人會幫忙做家事、換燈泡,用餐時房東也會特意為租屋的學生多煮一點,反而讓學生覺得受惠的是自己。當地商店街組織會事先調查,再把生活習慣和興趣相合的租屋人選推薦給房東。高齡房東不再一個人住,比較有安全感,也讓大學生有個家的感覺!

志同道合的寓居生活
德國東部德雷思頓的老年公寓,五、六個本來就是朋友的銀髮族住在裡面,週間時常相約去旅遊、看表演,一週一次在廚房共餐,天天都像在玩。像這樣志趣相投或性格合得來的銀髮族住在一起,拒絕養老院單調的生活,在德國越來越流行了。德國有的城市會幫忙改建老人自家公寓,設置公共交誼廳;有的城市先徵求老人的意見才興建老人公寓;還有的是政府對願意建老年公寓的建商提供優惠,以鼓勵結伴養老。

相親相愛多代屋
德國北威州還有一種多代屋,不同年齡層的人們住在一起,互相照顧,共用廚房衛浴及客廳,就像一個小型宿舍般。住客在入住前要先講好打掃整理公共空間的義務,好像值日生一樣,還要約法三章,每個人都要能尊重彼此的獨立空間,我愛人人,人人愛我就對了

大學生陪伴養老
芬蘭赫爾辛基的養老院,讓年輕的大學生以低廉的租金入住,條件是25歲以下,每週必須陪伴老人35小時,相對地,這些大學生就能以250歐元租到23坪有獨立廚房和衛浴的房間,還有自己的陽台呢!在高生活水準的北歐首都,這實在是個划算的交換條件。不過,能夠入住的年輕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要有自己的生活態度,才能為養老院一成不變的生活節奏帶來新鮮感,拉近不同世代之間的距離。

多元文化養老院
歐洲國家近年來因為移民人口增加,多元文化盛行。芬蘭一家養老院就有這種多語言、多文化的背景,工作人員可用俄語、芬蘭語、瑞典語來溝通,一些員工還可使用英、法、德、艾沙尼亞語、拉托維亞語等,院中老人一起健身、交流,帶動不同的文化氛圍,十分有趣。

資料顯示,這一代的台灣長輩還是傾向在家養老,但共居養老在台灣並不算新奇的產物,早就有熟齡朋友一起蓋房子,預約老後生活的例子存在。在都市學區附近媒合銀髮族與大學生的租屋服務也有,只是尚未發展到社區積極推廣或商業化的型態。此外,如今台灣新住民增加,多元文化的養老趨勢應該也不遠了。讓我們集思廣益,一起奮鬥吧!

相關新聞:
銀髮不孤單!為下半輩子打造新生活型態~~~
芬蘭長照轉向「在家養老」 政府積極協助75歲以上老人獨立生活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