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ue

不斷創造.越活越有味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560Club健康生活】端午添好運丨除蟲驅鬼、午時水、立蛋



端午節是三大傳統節日之一,端午到了,時令上表示夏季正式來臨,被子和冬衣可以收起來了。《風土記》云:「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與夏至同。」 

端午之際,替家中和心情做個大掃除,準備迎接盛夏吧!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包粽子】
相傳愛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投江自盡,百姓常用竹筒貯米投到江中祭祀他,並纏繞五色絲線,避免被江中蛟龍偷食。

晉代最早把粽子定為端午節的食品。中醫觀點上,粽子清熱解暑,養氣生津,養血安神。但是粽子中的糯米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缺乏蛋白質、維生素CE等成分,最好能與其它食物如蔬菜、水果、茶等搭配。老人家和小朋友別忘了細嚼慢嚥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划龍舟】
據傳吳王夫差聽信讒言,賜伍子胥一把「厲鏤劍」,命他自刎而死。伍子胥死後屍體被投入錢塘江,從此江上常常升起怒潮,到五月五潮水最為猛烈。附近的百姓就在這一天的白日駕舟迎接亡靈,夜晚在舟上載歌載舞撫慰亡靈。另一說是曹娥為了救父而投江,當地人受其孝行感動,就在舜江上泛舟、供奉她的塑像。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插蒲艾】
五月五天氣轉熱,各種害蟲出來活動,容易滋生病媒,因此防疫除蟲成了此時的重要工作。古代有「五毒」,分別是蝎、蛇、蜈蚣、蟾蜍、蜘蛛,古人在盛夏時用常用菖蒲、艾草、榴花、蒜頭、龍船花來除蟲害,合稱為「天中五瑞」。 

俗語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古人在家中插掛菖蒲葉、艾草,招來健康和好運。菖蒲又叫水劍,形狀像把劍,可斬鬼神。菖蒲性溫、味苦,氣味濃烈,能化痰開竅、健脾利濕。艾草是中醫藥草,可針灸、薰香、沐浴、洗頭、泡腳。用艾草製作座墊,有溫熱養陽的效果。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佩香包】
香包又叫香囊、香袋,內有朱砂、雄黃、香藥,外用五色絲線纏繞,佩掛在身上,可辟邪、驅蟲、除瘟疫、保平安。

雄黃酒】
雄黃可以克制蛇蠍等毒蟲,把雄黃倒入酒中,沾筆寫在兒童額頭上,可以驅邪避蟲,但雄黃酒並不適合飲用。 

貼鍾馗像】
每逢端午在門上貼鍾馗像驅逐瘟神源於唐代史載唐明皇從驪山回宮後得了瘧疾他在夢中見到兩個鬼,一大一小。小的穿紅色無襠褲,偷了楊貴妃的香囊和唐明皇的玉笛,繞殿而跑。大的穿藍袍戴帽,他把小鬼捉住,挖掉它的眼睛以後一口吞下。唐明皇一問,原來大鬼就是鍾馗,武舉沒有中,想替皇帝除妖。唐明皇醒了以後,瘧疾居然好了他就命令畫工吳道子把夢中鍾馗捉鬼的情形畫下來,在端午時候張貼,以驅妖魔。

午時水】
古書:「五月五日午時取井沐浴,一年疫氣不侵。」因此民間流傳,午時水可消暑、解、去疫。台灣也有午時水的風俗,反映在諺語中:「洗五十水,無肥也水。」、「午時水飲一嘴,卡好補藥吃三年。」此外,傳說鄭成功剛到台灣時,遍尋不著水源,後來在正午時分於大甲鐵砧山,把劍插入地下,拔劍以後山泉不斷湧出,造就聞名的「劍井」。 

立蛋】
正午時立蛋,是為了驅除厄運,是吉祥的象徵。有的人會把蛋殼彩繪,增添好運。

端午佳節愉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Facebook留言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