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黑膠唱片到Mp3,二十世紀音樂傳播革命不斷,一起來看看。
黑膠唱片 像不像一個個住了人的小房間?當唱針輕跳,瞬間人聲送出,情調滿分。在大喇叭的留聲唱機時代,唱片指的是SP,每分鐘的轉速是78轉(rpm),一張唱片只能錄5分鐘。一首古典樂曲就要錄成6或7張唱片。流行音樂使用的叫EP,每分鐘45轉,一面也只能錄一首歌。留聲機跟唱片在1910年就傳入台灣,而在1930年代出現第一個留聲機唱片發行的全盛時期。
1948年出現的LP,轉速為每分鐘33⅓轉,一面可錄製六首歌。這就是現在大家所說的黑膠唱片,正確的名稱是Vinyl,LP是指記錄格式。LP是目前最流通的黑膠唱片,音質最好,發展歷程最長,達到顛峰。
卡式錄音帶 剛開始出現時,並不適合放音樂。但是卡帶有耐摔、耐聽,且可重複使用的特性,助長了流行音樂跟地下音樂的發展。或許大家都還有用膠帶把錄音帶上的兩個凹槽貼起來,自己反覆錄音、錄下廣播內容的經驗。民歌時代更不乏有大學生錄下自己的歌聲,寄到廣播電台投石問路! 70年代中期,台灣開始販賣空白卡帶,後來就流行了20多年。即使是今天,若對音質不要求,卡帶還是會出現在學校上課、學生自學、會議記錄、採訪錄音等場合,並不算完全被淘汰。
bestfor / richard/
flickr/ CC-BY-NC-ND2.0
現在的人知道iPod,可是未必知道Walkman。1980年代,隨著Sony Walkman”隨身聽”推出,創造一波卡式錄音帶流行的潮流。對照iPod跟已在市面上絕跡的Walkman,只能說「小巧」是一種相對論啊。
Ham Hock/
flickr/ CC-BY-NC-ND2.0
CD雷射唱片 誕生於80年代,是數位音樂的開端,VCD、DVD隨後相繼出現。雖然它聽來不如黑膠唱片溫暖、立體,但它提供另一種純淨音質,加上體積小、好保存、記錄密度大等優點,因而風靡90年代。
Epsilon/
flickr/ CC-BY-NC-SA2.0
MiniDisc Sony於90年代推出,擁有CD的音質,但體積外型近似卡帶。MD先跟CD較勁,後來又跟MP3纏鬥,它雖然較CD耐震,又較卡帶輕薄短小,卻從未有機會獨領風騷。最後在網路興盛的推波助瀾下,MP3奠定地位以後,它很快就被打入洪流中淹沒了。
Oli/
flickr/ CC-BY-NC-ND2.0
自從Mp3、Youtube出現以後,想聽什麼音樂就自己編輯,在一台播放器上,不同的歌手與音樂類型儼然世界大同。
然而,在數位音樂的主流風潮之外,還是有很多人,維持聽唱片、CD的習慣。原因可能是他們喜歡把一張專輯從頭聽到尾,享受一張完整音樂概念的感覺。也可能是因為唱片、CD的聆聽經驗跟數位音樂完全不同。
根據美聯社報導,前些日子紐約公共圖書館出清黑膠唱片,持續三天,每天都吸引大批想要搶得先機的人排隊。另外一個BBC的報導是,英國近來掀起黑膠唱片復興,當然數量仍不能跟數位音樂與CD比,但是25歲以下的樂迷卻增加不少。可見黑膠唱片已經變成一類新的懷舊嗜好了。台灣也有,大家不妨找找網路上的同好!
參考資料:
台灣大百科全書
台灣唱片發展簡史(作者郭麗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