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credit: Landahlauts/
flickr/ CC BY-NC-SA 2.0
以最簡要的方式來說明,氣功就是「呼吸與導引」。呼吸是指空氣的吐納。把清新的氣吸進體內,同時把污濁的氣吐出體外,以促進血液循環。而導引則是要把氣用動作或意念導入適當的身體部位。
人人都要呼吸,卻不見得人人都懂如何呼吸。現代人因為壓力大,常有情緒波動或健康受刺激的現象,「氣」因而變得短、粗、淺、亂,無法導引至腹部,更容易使心肺功能老化。為了降低呼吸頻率,提高換氧量,減緩心肺老化,不妨常常練習深呼吸,以及每日練習「腹式呼吸法」。要點為吸氣時肚子挺出,呼氣時肚子收縮。此法固然簡單,但也必須日日持之以恆,才能把氣練得長而平順。有句話說:「呼吸到臍,壽與天齊」,氣長增壽,正是老祖宗的智慧。
適合搭配氣功的導引活動,有太極拳、武術等。以太極拳而言,它的動作柔和,在四肢緩緩運行中,猶如對血管跟肌肉進行按摩一樣,能暢通人體經絡,避免因為血氣淤滯而引發疾病或疼痛等,具有預防疾病的效用。除了增加血液循環以外,也可提高代謝、促進關節活動,更有修飾身形的額外收穫。
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危險因子中,「身體活動不足」高居第四。WHO建議一般人應保持每次30分鐘、每週5次的中等強度運動量,並將太極拳列在參考的活動項目中。
老祖宗留下大大大小的養生法中,氣功是簡便易行的一項珍寶。對於沒有時間運動的人來說,隨處、隨時可進行的「深呼吸」、「腹式呼吸」,更有省時方便的好處。
相關資料:
《中國傳統保健法》吳長新、涂淑芳著(聯經出版)
《養生16宜》吳宏乾著(今周刊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